理财产品
-
玄学理财?年化收益100%?监管发声:警惕!公司股价已跌去90%,曾被港交所勒令停牌
来源:证券时报“我们现在有个特批理财产品,三年三倍,每月1%,每年溢价88%,年化收益率高达100%。产品认购很快截止,起投金额10万元,这些资料不可转发朋友圈和微信群。”鼎益丰集
-
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2%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收益率趋近货币基金
来源: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彭 妍进入2023年,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整改过渡期结束。这类产品发生了哪些变化?其规模和收益率又将呈现怎样的趋势?带着这些问题,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了多位银
-
这款创新产品能减少债基净值波动,易方达、南方、鹏华等都获批了
日前,易方达、南方、鹏华等多家公募披露了采取混合策略的封闭式债券基金发行材料,这意味着自去年6月份上报证监会后,债券基金又一创新产品即将面市。从该类产品的发行资料来看,创新点主要在
-
兔年理财可适当增配股票基金
【深圳商报讯】(记者 詹钰叶)拿到年终奖后,如何选择理财产品、怎么“钱生钱”成为不少人关心的问题。业内人士普遍表示,在选择理财标的之前,投资者应该先明确自身的风险偏好。风险承受能力
-
齐鲁高速1月19日认购合共5亿元理财产品
齐鲁高速(01576)发布公告,于2023年1月19日,该公司与交通银行山东分行订立交通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协议,内容有关认购交通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,总金额为人民币2.50亿元;及与
-
吉林长龙药业向中国农业银行认购3000万元理财产品
吉林长龙药业(08049)发布公告,于2023年1月19日,公司向中国农业银行认购理财产品,金额人民币3000万元。公告称,公司就库务管理目的而进行该等认购事项,以尽量利用自其业务
-
超四分之一养老理财产品去年“破净”有浮亏,养老投资还须“看长期、放眼量”
来源 资事堂 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一年有余,相关产品凭借着高出一筹的业绩比较基准吸引到众多投资者。不过盘点过去一年,部分产品的短期投资业绩不尽如人意。中国理财网显示,截至2022年末
-
2022年理财、基金表现盘点:23%理财、67%基金亏损 私募股权类理财产品表现突出
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随着2022年翻篇,金融产品的年度表现浮出水面。据wind数据,2022年表现最差的理财产品亏损幅度超过90%,收益表现最好的为一些投资非上市企业股权的私募产
-
李宁旗下三家子公司认购逾20亿元理财产品
新京报贝壳财经讯(记者王真真)1月4日晚间,李宁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李宁”)发布公告,利用闲置资金或资本开支用途之内的内部资金,公司旗下子公司共计认购20.35亿元的理财产品。据公
-
银行理财公司出手自购 债券市场企稳可期
● 本报记者 王方圆中国证券报记者12月12日从多个信源独家获悉,近期已至少有3家银行理财公司通过自有资金购买旗下理财产品,部分公司还有望投入更多资金购买旗下产品。业内人士表示,银
-
债市震荡导致银行理财回撤,原因何在,未来如何?来看专家解析
11月以来,一向以稳健著称的银行理财遭遇大幅回撤。很多网友吐槽说,持有的债基理财短短几天内亏掉了几个月的收益,“稳稳的幸福”消失了。众多理财子公司纷纷表示这一轮债券基金下跌是由于债
-
首批25家机构通过个人养老金理财行业平台系统验收
本报讯 中国理财网12月2日消息,截至11月28日,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、邮储银行、兴业银行、平安银行、北京银行等15家商业银行以及工银理财、中银理财、建信理财、中邮理财、兴银理财等
-
年内全部整改!这类热门理财产品进入“倒计时”, 替代方案还未有共识
来源 资事堂 临近年末,通常是各家银行理财产品冲刺募集的关键时候。其中尤以“当日申请当日可快速赎回”的“T+0”理财产品最受欢迎。而根据中国理财网的数据,截至11月29日,全市场
-
经济日报:理性看待银行理财净值波动
经济日报近期,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发行的产品出现净值回撤,个别新发行产品甚至跌破初始净值,引发关注。债券市场回调,是造成净值回撤的主要原因。目前,银行理财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,截至今年
-
赎回、杠杆、抛售,债市波动下的基金理财谁“伤害”了谁?
“债基也会亏钱?”“理财遇到巨额赎回限制了”······这几天,债市的大跌让很多人心神不宁——基民和理财产品持有人上演赎回潮,机构“管钱人”一边奔走协商,一边给投资者做“心理按摩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