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全
-
XZ后门检测工具和脚本最新汇总
2024年3月,Linux流行压缩工具xzUtils(5.6.0和5.6.1版本)曝出名为“XZ后门”的恶意软件,震惊了全球安全社区。
-
美国环保署遭黑客攻击,近千万用户数据泄露
据hackread报道,美国环境保护署(EPA)近日发生大规模数据泄露事件,超过850万用户数据遭泄露。化名“USDoD”的黑客上周日宣布对该事件负责,并声称泄露了EPA的客户和承包商的个人敏感信息。
-
融汇生成式人工智能,全面提升HPE Aruba Networking Central平台AIOps能力
1. 全新生成式人工智能(GenAI)大语言模型将直接应用于HPE Aruba Networking Central的人工智能(AI)搜索功能,以提升性能和准确性,从而增强运维体验和网络服务;2. 基于安全优先方案,保护敏感的个人和客户数据,减少大语言模型造成的隐私问题。
-
企业补丁管理的十个优秀实践
随着软件供应链和零日漏洞攻击日益猖獗,基于边界的安全工具(例如防火墙、入侵防御系统等网络安全工具)已经力不从心,最佳缓解方式就是直接修补软件和固件,这意味着补丁管理的重要性正与日俱增。
-
一种新兴的身份安全理念——身份结构免疫
总的来说,身份结构免疫致力于以统一的、集中管理的方法来解答这些问题:应用程序如何进行身份验证和授权?用户如何配置API并与之交互?如何创建和撤销凭据?采用解答这些问题的一致框架意味着减少攻击面,并减少系统中的复杂谜团。企业规模越大,越难以通盘考虑这些因素,这时采用分阶段模型或成熟度模型来考虑就很有用。
-
Binarly紧急发布Linux后门扫描工具
固件安全厂商Binarly近日紧急发布了一款免费在线Linux后门扫描工具,用于检测可能受CVE-2024-3094漏洞影响的所有Linux可执行文件。
-
利用AI提升防欺诈能力:安全与保障的新时代
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树立信任感,银行可以利用AI驱动的欺诈预防机制,这些机制以改善客户体验为中心,这些机制有潜力将尖端技术与无缝客户互动相结合。
-
由XZ Utils中恶意代码看开源组件风险
随着软件开发领域的不断发展,开源组件已经成为了许多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开源组件通过其开放的性质和共享的精神,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工具,极大地促进了软件开发的进程。
-
从原理到实践:深入探索Linux安全机制
Linux 是一种开源的类Unix操作系统内核,由Linus Torvalds在1991年首次发布,其后又衍生出许多不同的发行版(如Ubuntu、Debian、CentOS等)。
-
勒索软件的现状:更快速、更智能、更狠毒
随着更多的商业活动在网上进行,勒索软件攻击的潜在受害者也更多,此外,在一些国家,执法部门的管辖权有限,出现团体的机会很少。
-
主流AI算力框架漏洞威胁全球数千大模型
近日,知名网络安全公司Oligo Security发现人工智能行业主流算力框架Ray的一个未修复安全漏洞正被黑客野外大规模利用,攻击AI工作负载并窃取敏感(生产)数据和算力。
-
评估企业的业务是否存在高风险的六个步骤
风险的幽灵使得组织别无选择,只能改善各种网络风险的总体管理。以下是一个基于信息安全论坛的IRAM2方法论的分步过程,网络安全和风险从业者可以利用它来评估和管理信息风险。
-
黑客披露“万能房卡”漏洞,可秒开全球数百万酒店房间
近日黑客公布了一种被万豪国际、华住酒店集团、锦江酒店集团、希尔顿酒店集团、如家酒店集团等全球知名酒店品牌广泛采用的RFID感应房卡门锁的漏洞,黑客只需获取任何一张酒店房卡,就可以复制出可打开该酒店所有房间的“万能钥匙”。
-
半数零日漏洞被间谍软件利用
根据谷歌威胁分析小组(TAG)和谷歌子公司Mandiant的最新报告,2023年被用于实施攻击的零日漏洞数量显著增加,其中许多与间谍软件供应商及其客户有关。
-
美国司法部:垄断使iPhone不再安全
过去多年,苹果的iOS生态系统都因技术和商业模式更封闭、(已知)漏洞和恶意软件更少,以及较为严格的应用审核而给人“更安全”的印象,但是近日美国司法部打破了“苹果更安全”的神话,在对苹果公司提起的反垄断诉讼中,司法部的调查结果显示iPhone的垄断已经威胁到了用户的隐私和信息安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