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险产品
-
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,影响多大?居民投资偏好生变,这些产品成香饽饽
9月15日,多家银行再度下调存款利率,引发外界高度关注。相比于今年4月存款利率的下调,此次利率下行覆盖的存款品种更为广泛,从活期存款到定期存款、大额存单,从3个月期到5年期全线下调
-
存款利率下调 保险销售蹭热度,你心动了吗?
经济观察网 记者 姜鑫 9月15日,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的消息在保险圈掀起了涟漪。“3.5%复利的增额终身寿保险产品或许也将迎来最后的盛宴”“会不会进入到负利率(时代),咱们自己细品
-
去银行存款,却买回来一份保险...有什么风险?能退保吗?一文看懂→
明明购买的是银行理财,到手却变成了保险产品,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?根据监管部门的规定,商业银行有权经营保险代理业务。因此,有客户在银行网点,也可以购买到保险产品。然而,有部分银行的销
-
弘康人寿总经理周宇航:以客户为中心 推动保险从经济补偿走向防灾止损
十年耕耘,不忘初心。十年风雨,硕果累累。自2012年成立至今,弘康人寿已经走过十个春秋,回望十年发展,弘康人寿总经理周宇航感慨万千。“弘康人寿这十年的发展整体还是不错的,总资产、净
-
“提前还贷”现象背后折射理财困境
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近期,“年轻人提前还房贷”再度变成热搜话题。不仅如此,在追求长期稳定收益之下,过去不受待见的保险产品正在被人重新审视,银行业纷纷开始“推销”保险产品。业内人士指
-
银保监会发风险提示 防范保险销售误导
每经记者 袁园 每经实习编辑 马子卿 近期,有消费者反映,某些保险销售人员为提高销售业绩,在保险产品销售过程中,向消费者提供与实际不符或让人误解的信息,诱导消费者购买保
-
保险销售误导现象为何屡禁不止?
证券时报记者 邓雄鹰近日,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防范保险销售误导的风险提示,提醒消费者注意防范保险销售误导行为。保险销售误导是指保险公司、保险代理机构、保险销售人员在保险销售业务活动中,
-
银保监会提示:防范套路营销等三大保险销售误导行为
本报讯 据银保监会官网9月6日消息,近期,有消费者反映,某些保险销售人员为提高销售业绩,在保险产品销售过程中,向消费者提供与实际不符或让人误解的信息,诱导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,存在套
-
中国银保监会提示风险:某些保险销售人员为提高业绩套路营销
中新社北京9月6日电 (记者 王恩博)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6日发布风险提示称,近期有消费者反映,某些保险销售人员为提高销售业绩,在保险产品销售过程中存在套路营销、诱导消费、
-
保险销售隐瞒混淆信息、暗藏搭售、夸大收益怎么防?银保监会来支招
9月6日,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2年第5期风险提示,提醒消费者注意防范保险销售误导行为。银保监会指出,近期,有消费者反映,某些保险销售人员为提高销售业绩,在保险产品销售
-
注意!这三种表现存在保险销售误导,银保监会发风险提示
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9月6日,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防范保险销售误导的风险提示。近期,有消费者反映,某些保险销售人员为提高销售业绩,在保险产品销售过程中,向消费者提供与实际不符或让人误
-
你有被保险销售误导购买保险的经历吗?如何防范?这3点要注意,速看......
每经编辑 杜宇据银保监会网站9月6日消息,银保监会在官网发布关于防范保险销售误导的风险提示。近期,有消费者反映,某些保险销售人员为提高销售业绩,在保险产品销售过程中,向消费者提供与
-
保险产品悄然搅动银行代销江湖
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发现,一些带有理财功能的保险产品悄然走俏,正在搅动银行代销江湖。“如果有长期不用的钱,买这类保险比较合适。对流动性需求不高的话,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渠道。”
-
大湾区保险需求偏好调研:湾区内地居民更热衷重疾和医疗险
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 李晶晶 广州报道近日,德勤联合中银人寿发布《粤港澳大湾区展望保险业机遇》(下称《白皮书》),对全国逾1000名受访者保险偏好和购买行为进行深度分析,结果发现
-
人身险产品信披新规再度征求意见,关于转保、“炒停”都有专门规定
为规范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行为,保护投保人、被保险人、受益人的合法权益,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,银保监会起草了《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,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