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债券
-
对话外资巨头!中国股票有超配价值,债券对国际投资者很有吸引力
外资巨头积极看好中国市场机会!日前,贝莱德基金投资总监陆文杰、贝莱德基金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刘鑫接受了券商中国记者的专访,从权益和债券两方面分享了他们对中国市场的最新投资观点。权益方面
-
人民银行吴岷钢:今年是评级行业对内改革、对外开放关键时点
◎记者 孙忠昨日,由亚洲信用评级协会和中诚信国际主办的“中国-亚洲信用评级行业高峰论坛”在线上举行。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副局长吴岷钢在论坛上表示,今年是中国评级行业对内改革、对外开放
-
管涛:中国债券市场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共成长
债券杂志摘 要本文回顾了中国债市开放的主要政策和发展历程,总结了债市开放的现状、不足及面临的挑战,并对下一阶段债市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行展望、提出建议。关键词中国债券市场 债市
-
回应人民币汇率波动、外资投资中国债券、外企利润汇出……这场发布会干货满满!
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、新闻发言人王春英7月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就跨境资金流动、人民币汇率、外资企业利润汇出等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作出回应。她指出,在美元走强背景下,人民币相比国
-
“债券通”平稳高效运行 债市开放将有新看点
本报记者 连润7月4日,在“债券通”五周年论坛暨“互换通”发布仪式上,多位业内专家表示,五年来“债券通”在推动债券市场开放、人民币国际化及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等方面发挥了重
-
上海清算所副总经理汪洪波出席“债券通”五周年论坛暨“互换通”发布仪式并参加主题讨论
2022年7月4日,上海清算所副总经理汪洪波应邀参加“债券通”五周年论坛暨“互换通”发布仪式“主题讨论一:推动中国债券市场更高水平开放”并发言。汪洪波介绍了中国债券市场建设坚持国际
-
潘功胜:实现中国债券市场的高质量发展——写在“债券通”开通五周年之际
作者|潘功胜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」文章|《中国金融》2022年第13期近年来,在党中央、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,在金融委的统筹指挥下,人民银行与相关部门、业界一道,坚持市场化、法治化、
-
债券通五年大发展 中国债市开放打开新空间
作为推动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,债券通迎来了五周年。回望5年前:2017年7月3日,债券通“北向通”正式启航,海外资金进入中国境内债券市场的一条新渠道“横空出世”。5年间
-
持续开放的中国债市未来可期
债券通迎来了五周岁生日。2017年7月3日,债券通“北向通”的开通,犹如一座联通中国金融市场与全球投资者的大桥竣工通车,为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提供了一条便捷通道。5年后的今天
-
“债券通”:开放不止 未来可期
3.74万亿元截至2022年5月末,境外机构投资中国债券规模为3.74万亿元,较“债券通”开通前增加了2.81万亿元。● 本报记者 张勤峰 彭扬“5年来,入市账户从起初的200多个
-
央行副行长潘功胜:扎实推动中国债券市场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
《中国金融》杂志官微7月2日消息,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日前在《中国金融》杂志撰文指出,近年来,在党中央、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,在金融委的统筹指挥下,人民银行与相关部门、业界一道,
-
信用债渐受外资关注 增配人民币资产仍是趋势
证券日报网2017年7月3日,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(“债券通”)上线,标志着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境内人民币债券市场的渠道再扩容。5年来,债券通以其电子化操作更为便捷高效,交易
-
上海清算所进一步提速ISIN编码申办业务,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
为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、中国证监会、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联合公告〔2022〕第4号(关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事宜)相关要求,近期,上海清算所主动深化与同业机
-
服务实体防风险 债市改革再迎开放新局
证券日报□今年上半年,债券市场改革动作频频。由于历史原因而割裂的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,渐次并轨以期“殊途同归”。一系列改革举措指向一个明确的方向:更大程度地便利投资者入市,更好地
-
中国信用债缘何越发越短?
中信证券研究文丨明明 李晗 徐烨烽观察到中国债券市场不同行业发行期限有持续缩短趋势,这点跟海外市场有较大差异。当然,我们认为中国债券市场期限结构偏短并非一日之寒,受市场、中介以及企